谈到水墨人物画的构图,他强调,中国画在构图上有很深的研究和严格的界定,古人谢赫讲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摹写。这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就是现在所说的构图,为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构图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方面可能要比花鸟山水画更难一些,更复杂一些。西方绘画理论讲究三大构成,一个是立体构成,一是平面构成,再是色彩构成,这些对我们的构图以及色彩都很重要,在我的实践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任何形式都要为内容服务。而色彩的应用是一种情绪的表达,特别是在油画构图中,重点要刻画主角人物。有些人认为,画国画不需要学画素描,我的实践告诉我,素描对于画人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对我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因为素描是解决人物造型能力的,它通过点、线、面、块塑造人物的立体感。有人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我同意这个看法,没学过素描的人,无论人物画还是花鸟画,在造型方面都会存有缺陷。没有素描基础的人,如果临摹几次画可能没问题,但一到写生,就会发现困难重重。所以,建议人物画家们都应该好好学学人体素描,没有掌握素描知识,人物造型总是不完美。另一方面,要坚持长期的人物写生,因为每个人的形态各不尽同,千姿百态,虽然眉宇一丝之差,但形象却别之千里,更何况在刻画人物性格、职业、年龄等方面,没有大量的速写基础,就不可能画出优秀的人物画。有的人不画写生,导致它的作品千人一面,似曾相识,所以,我常说做一个人物画家很苦,就是因为功夫都用在了创作之外。
“有人说中国画的精髓是什么?我说就是笔墨关系,笔墨的味道,笔墨的线条,这些要素组成了中国画的灵魂。”徐庐陵讲道。如果一幅画里没有这些要素,画的再好也不能称之为国画,他可以叫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等,这是分水岭式的艺术标准。所以,画中国人物画的画家,不但要在写生上下功夫,还要在书法上下功夫,因为“书画同源”,一幅没有书法功力的作品,永远不会是一幅上等作品。画家们常常在画作落款上写有某某某写,为什么不说画呢?油画可以叫画,但中国画就不可以,因为中国画是写出来的,没有书法功力怎么能够将线条表现的强劲有力?怎么能达到力透纸背般的美?再者,古人说,写字不能描,画画也同理,因是写出来的,不是描出来的,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很难!
一个人的画画风格往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古人云画如其人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把所要表达出来的那种激情、那种意境通过你的笔墨语言传达给观众,去影响观众的情绪,诱导观众去接受你对作品所宣扬事物的审美观点和立场。激情可以自我制造,尤其在作水墨画时要大胆落笔,最好不打草稿,起码不要画太细致的画稿,用毛笔直接上纸,这样才不会约束你的笔墨味道,若在画面上出现领袖人物时和主题性绘画,定当谨慎,还是要打草稿的。还有初学者必须打草稿,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过硬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夫。一旦动笔就要放开,如果约束自己,线条的表达能力必然受到损害,定不能正确的表达出你要表达的激情。徐庐陵老师讲道:“我认为,一幅作品在下笔之前一定要胸有成竹,没有任何压力便能挥洒自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果行笔慢了感觉肯定很糟,甚至不知如何画下一笔,线条也缺乏生气和灵动。”他要求,在一幅画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关键人物以及关键部位要多用笔墨,着重刻画,次要地方要放松,不要讲究笔笔到位,否则作品缺少味道,效果发紧,画的也累。所以,整体效果应有张有弛,张弛有度,虚实结合。要做到意到笔不到,人物高光部分的线条可以时断时连,形成块面在感觉上的存在,利用笔墨上的浓淡变化关系表达出物体质感,有的要高度概括,特别是大写意画。齐白石大师画的大南瓜只寥寥几笔就充分表现了南瓜的质感和色彩,可是在小草虫上画的却异常精道,甚至蜻蜓的翅筋就看的那么清楚,那是多么精彩的对比,可见他画了多少遍草虫才有了这般精美细致的绝技。
关于中国画用色问题,徐庐陵老师强调,一位高超的艺术家,他可用黑白两色就可以画出一幅非常完美的人物画,如果要在黑白稿上用色应该是锦上添花,为画面添彩,而不是画蛇添足,色彩是为画面内容服务的,而不是死板地单纯追求颜色的艳。人物画用色繁多,用笔讲究,虽然不像工笔画的三烘九染,但也要多层施色,恰到好处。
在现场人物创作中,徐老师边画边讲,结合自己多年用墨用色的技术与经验,让会员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只见他笔蘸翰墨,也不打草稿,直接从人物眼部开始画,笔从不拘泥,他说,拘泥的线条显得小气,放开胆子写出来,笔落不描,在画的过程中,应根据所画对象的年龄、职业调整笔上墨的干湿浓淡,老年人墨色要用干墨多一些,体现出皮肤粗糙的质感,控制好笔墨的水分,掌握好人物的结构比例,这是关键,打草稿往往就约束了你的用笔用墨,画新疆老人笔要苍劲,肤色较深。他指着画面上头像的鼻子说,此处因高光线条断开了,但感觉它还是完整的,这就是意到笔不到的效果。画胡子不能一根一根地去画,要按结构去画,追求大效果。上色时也要有变化,也要按结构上色。油画中有冷暖色对比,在中国画里,徐老师也借鉴使用,别有一格,他画男性人物一般喜欢用三绿加赭石调和在一起,但不是一种色涂到底,要有变化,也可以再加些淡墨,关键是一定要根据你画的题材表现的内容调制出合适的染料,但又不能一种颜色平涂到底,脸颊和鼻尖地方要稍微暖润一点,加重赭石或者稍加朱砂,调色一定要清淡,特别是脸部,色重则僵。在主要人物的表情上一定要下功夫,这是画里的“画眼”,有的墨色中间无意出现的飞白不要去填满,这种虚实的感觉来之不易,要保留使画面真实和生动。
画少女与画男人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徐庐陵老师说,有些方法是我由油画转国画时摸索出来的经验,具体讲,就是先用淡三绿按结构块面关系薄色渲染,少女的脸色由于饱满稚嫩,常泛有绿色成分。之后,再上淡朱砂,这样的一冷一暖两种颜色形成了对比,画面舒服。切记不能画过了,因为国画颜色湿时与干时存在很大的色差,不像油画那样,所以着色时要心中有数,不能过于浓厚。人物画用材也很讲究,有的纸很厚,吸水性多,有的很薄,吸水性就差,在用色上就要提前了解所用纸的特性,注意这些差别在墨色上变化,这很重要。颜色不要一笔画够,要循序渐进,一遍一遍来,底子打好后,趁湿在上肤色,利用湿度自然洇在一起,如果干后再上色很难浑然一体,效果尴尬。用墨用色有的地方较干,有的地方较湿,嘴唇的地方用色就要干些,关键部位要用小笔精心刻画。花青和墨调在一起,画发际线,形成脸部和发际线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质感突出。
讲座完毕,自由互动,很多会员提出自己在绘画当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徐老师一一解答,令大家拍手称赞!(部分图片由副秘书长赵德铭提供)
徐庐陵老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