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 发布日期:2023-01-11
齐白石对于章法、笔墨和色彩等形式美规律有创造性的发挥,颇为自信地自称 “画格平正见奇,非自夸耳”。“平正” 者指一般的规律,也包括他尊重自然真实的写实观念,和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的造型原则,以及笔墨兼负的造型和达意的使命。“见奇”处则是突破常法新造出的许多章法、样相和奇趣。
《雏鸡》一画下部仅画三只小鸡宛如三个点,中间是超乎寻常的大片空白,左上角落款又如一条直线,真是奇异的点线构成。他画鱼、虾,善于运用线的重复排列,造成一种同向的合力,一种有秩序的节奏感,以强化符合鱼虾特征的竞游的奇趣;画残荷,用横七竖八地交叉的直线加强那纷披离落的秋意;画藤科植物,用异向排列的狂草笔意的曲线使节奏趋于复杂;画萧索的冬景,枯柳和山形、皴法都用横向波动的曲线……这些点与线的构成,形式感的灵活运用,既符合客观对象的特征,又有特殊的艺术处理,或许还可以透析出画家在心境、情绪上的不同信息。
齐白石对于形式美的运用,那些非他人所能想到的巧构,与他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情思有关。如《柴耙》,一根深蕴着篆书笔意的粗线与七根平行细线的组合,这开天辟地的构成,是柴耙形象本身提供的形式感,是热烈的怀乡之情赋予了这形式以内在的生命。他重视艺术规律,诗意内美,能迁想妙得,艺术思维之妙给人以画外之想象。
《荷花翠鸟》 齐白石 作
《荷塘翠鸟》中的墨叶、红花、翠鸟,《好样》中的黄葫芦、红瓢虫,这些几乎是原色的对比关系,可以看作海派路子的延续,是画风由冷逸向热烈的转变,也是由于民间艺术对他的陶冶,是由于乡间风物本身的色彩和表达乡情的强烈愿望刺激的结果。
他经常使用西洋红、石黄以及石青、石绿等色彩,由此强化了现实生活本身的色彩对比关系,使艺术中的光频信息超越自然本身,适应了他的审美理想,显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懂得笔墨并善于运用笔墨的齐白石,画虾时不仅使墨色完成再现质感的任务,更以虾须的富有金石味的用笔来丰富审美内涵。懂得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的这位艺术家,更善于以高简的植物形象与极工细的草虫结合在一起而增加对比的趣味。他既适应了人们对于艺术中的形式美的要求,也提高了人们对于形式美的欣赏能力,正如他本人所说:“作画须有笔才,方能使观众快心。”
《清风万里--四季山水十二条屏》 齐白石作
齐白石与康丁斯基、马蒂斯、蒙德里安是同代人,虽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在点、线、面的构成等形式方面取得了突破。齐白石当然可以和这些大师相媲美,而且就金石和书法的味道来讲,以及晚年在失控状态下以糊涂笔调对潜意识的自如表现,那种本已极熟却如极生的自然状态的流露,寓有太多的中国写意美学内涵,致使西方现代派画家永远不可企及。也许这一点使全世界都从齐白石的艺术中看到了某种现代感。但齐白石与西方现代艺术家又不同,他在运用艺术的抽象因素时,始终没有超越他认为是“欺世”的那道门槛,“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妙语,通俗地道破了“意象”美学的造型秘密。他不仅因为这一点,更因为形式美所包孕的民间生活气息的内在美,使他成为更受普通人民大众热爱的艺术家。
他集中和升华了中华民族尤其文人画的文化财富,又集中和升华了流布在民间的人民大众的审美愿望,最后把这些还给了人民,也因之使齐白石在晚年受到政府的格外关注,继徐悲鸿之后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文化部授予奖状,称他为“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其影响也远远走出国界,其艺术之美味润泽了世界人民的心田,而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无愧于这些称号。
而在笔者心目中,他是一位集文人画与民间艺术大成的艺术家,是一位平凡、通俗却又那么伟大的美学规律的创造者,是美学研究取之不尽的富矿,称“齐美人”难尽其美也。
本文选自刘曦林《大匠之门》
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甜水园商务中心A座204 网址:www.bjqbsyyh.com
技术支持:鸿峰科技 网站访问人数:11226